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

我喜歡聽廣東歌

上世紀那個有四大天王的90年代,是香港樂壇最鼎盛的時候,但盛極必衰,可以說翻版弄死了中文樂壇,受影響最大的當屬香港,而這個時候四大天王逐個淡出,更使到香港樂壇一蹶不振,至今仍然苦苦掙扎。

我是聽中文歌長大的,尤其廣東歌。那個時代,我們有強弩之末的香港電影,還有幾乎每個住戶必追看的TVB作為廣東歌的媒介,許多經典廣東歌就是這樣流行起來的。90年代的經典歌很多,數也數不完。

到現在,我還是很喜歡廣東歌。雖然香港樂壇未見翻熱,但依然坐擁著不少很會唱的歌手,陳奕迅、容祖兒、張敬軒、何韻詩、楊千樺、側田等等,加上仍未離去的張學友,我能選擇的歌手其實不少。

雖然很多人都說:廣東歌來來去去還不是那個款!我不否認這點,旋律動聽,變化和類別等,廣東歌確實比不上其他語言的歌曲。我曾和一些創作人研究過這問題,找出原因其實是廣東字發音的彈性度不大,影響了曲的旋律走向與創意發揮。

曲的東西我知道的不多,我寫歌詞的,我比較喜歡細嚼廣東歌的歌詞。香港的詞人其實很有趣,喜歡把大城社會和生活的心態和情緒描寫進歌詞,使得香港廣東歌的歌詞帶有本身的特色與風格,這也使得香港詞人跟許多華語詞人比較起來,顯得更有深度和文學內涵。

林夕和黃偉文的歌詞支撐了香港樂壇的大片天空,他們的歌詞無論在辨識度,風格,內涵和傳唱度都是一絕。我喜歡研究他們的歌詞,而且他們的歌詞也對我有很大的影響,每次看了他們寫的好歌,都會驚嘆"原來歌詞是可以這樣寫的!"

他們的創意和文學功底無須贅述,倒是他們近幾年來不約而同減產,重質不重量,風格開始出現創意的轉變,詞意更凸顯他們的人生智慧。所以,在主流歌詞方面,我開始看見香港詞界開始出現時代更迭的現象。

目前,已經冒出頭,又能夠獨當一面的新一代香港詞人不少,我留意到的有"林夕徒弟"之稱的林若寧、和謝安琪合作無間,風格獨特的周博賢,以及歌曲經常成為TVB 連續劇主題曲的林日曦等,各有風格又各有精彩。

很難要求這些詞人能寫出林夕黃偉文之流的睿智,但咀嚼他們的歌詞也往往能夠得到腦袋激盪之效。

我始終覺得,一首主流歌曲的歌詞不能來來去去都是營養價值不高的情愛formula,即使情愛,也可以很有內涵與睿智,至少能帶出一些人生態度和觀念,引人思考。

我希望我能做到這點,我希望我的每一首作品都能引導聽的人去思考,我也在朝這目標前進著。所以,我要開始放慢腳步,不斷鑽研自己的風格和思考模式。

我會循序漸進,我也不介意大器晚成,最重要是我寫的東西過得了自己的標準,對得起作曲人又見得人。

因為,一首好歌的誕生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。

没有评论: